时代滇商

时代滇商 | 杨四龙:缔造丽江商海传奇
2024-12-13 13:57:30


受访人职务:丽江正龙实业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国际纳西学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滇商总会监事长、玉龙县工商联主席、十八寨沟村委会主任

受访理由:“时代滇商·2024最具创新商业模式”入选单位

11月20日,在丽江正龙实业集团(以下简称“正龙集团”)刚过完30岁生日后的第9天,我们走近这家企业,听集团创始人杨四龙讲述往昔的故事。

“我昨晚回来,只睡了4个小时。今早照例去拉市海走走,看看鸟,呼吸下新鲜空气。上午安排公司事情,下午又去市里开会。” 在他的三文鱼餐厅见到他时,他刚开完会回来。

“咦,鞋子怎么破了个洞?” 面对采访镜头,他翘起脚,毫无掩饰之意,“可能太忙了,走路太多,都没时间注意这些小事。”

他直言自己每天就是工作,不会打牌、打高尔夫,“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是在处理问题,就是在去处理问题的路上。”

这位在丽江、云南乃至全国都颇具名气的纳西族企业家,穿着并不锃亮的黑皮鞋,鞋底竟破了个洞,着实令人意外。

90 年代,20 多岁的 “杨百万”

一切,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1984年,杨四龙从学校毕业进入丽江县塑料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那时的他年轻有朝气,内心却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不安分的梦想。

“在塑料厂的日子,每天重复工作,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全部,我要看到更大的天地。” 他望着工厂外的蓝天,眼神中满是不甘。

1988年,命运转折,他被调往丽江驻昆明办事处 “丽昆饭庄” 任总经理。昆明的繁华机遇点燃了他的创业激情,“在昆明,我看到商业世界的广阔精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抓住机会改变命运。”

4年后,他辞去工作回到丽江,凭借仅有的2000多元设立正龙工艺品经营部,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那时,丽江古城东大街两旁搭起货架,形成一条火爆商业街,许多丽江人在此摆摊致富。蓄着八字胡的青年杨四龙,从昆明倒卖袜子、帽子、眼镜等小物件到丽江,在东大街占了个摊位。

作为改革开放后丽江首批下海经商者,仅一年,他就在这不足五平米的摊位上成为 “万元户”。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机灵头脑,他很快用赚来的钱在城区盘下几个铺面让父母经营,没几年年入近百万。

当时他不过20岁出头,“杨百万” 的名号不胫而走。

1994年11月11日,丽江正龙旅游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开业,后成为正龙集团的生日


文旅标杆:拉市海的那片 “海”

19

95年底,杨四龙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在几百亩滩涂上投资400万元,打造生态湿地公园。

当时这想法如同天方夜谭,拉市海当时是一个季节性湖泊,很多时候实质是一片滩涂荒地,周边农民以打渔捕鸟为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更重要的是,拉市海是候鸟天堂,若破坏环境就会毁掉候鸟家园。杨四龙深知:“做不好,我就是丽江罪人。”

但他也看到其潜在价值,若成功开发,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带动当地旅游发展,为丽江增添新亮点。

此后,杨四龙扎根拉市海,去香港考察后将经验带回,逐步完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他亲自参与生态修复,带领员工种植水草、改善水质,为候鸟营造栖息环境。

最难时资金周转不灵,据说,他在拉市海边被水淹的办公室里,依然神色如常,坚定信念。

1998年,拉市海被命名为 “云南省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公园成功吸引众多游客,杨四龙又完善配套设施,建休闲步道、观景台等。

经过努力,湿地公园焕发生机,每年超两百个品种、十五万只候鸟在此越冬,还有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看,候鸟多漂亮,努力没白费。” 杨四龙欣慰地望着天空中飞翔的候鸟。

据政府统计,投资拉市海湿地后,候鸟种类从57种共3.5万只增至348种共13-14万只。

20多年间,杨四龙累计投入3.5亿元建设湿地公园,其毅力和决心令人钦佩。
昨日(上图)、今天(下图)的拉市海

回归乡土:十八寨沟的 17 年村长

20

07年4月3日,1000多个老乡按红手印选他当洛固村(后更名为十八寨沟村村委会主任,这对杨四龙意义非凡。

当时村子贫困,路不通,从丽江去要走3天,没电,全村仅两家盖瓦房,村民靠国家补给度日。

这里是他父亲的家乡,他童年待过,成年后很少回去。来到村子,眼前的贫困落后景象让他内心深受冲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匮乏,“去了才知道很穷,穷得难受,” 杨四龙回忆。

那时杨四龙的企业正逢丽江旅游发展热潮,他虽犹豫,担心影响公司发展,但仅一周就将户口迁到洛固村,成为拥有18个村民小组、520户家庭、1720人的村委会主任。

从第一届干到第二届,本来说好干三届走人,可村民一直挽留,如今已干到第五届。有人说正龙集团最近15年发展变慢,杨四龙承认,因为他将大量精力放在村里。

在他规划下,正龙集团先后投入500万元,又多方筹集4500万元用于十八寨沟基础设施建设。

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修路、开发资源。

如今村子修了40多公里公路,他用分片区扶持方法,培植洛固山猪、洛南鸡、洛北羊和洛西蜜四大产业,帮村民在丽江找到销路,让村民靠山货致富;他甚至拿出自己的村委会主任工资补贴学生,实现学生生活费、学费全免。

曾经两三年才有一个学生考上中专的小村庄,现在每年有十四五个人考上中专或大学,教育成果显著。

十八寨沟村及村委会主任杨四龙

蓦然回首:30 岁的正龙创多个 “第一”

20

24年11月11日,对全国很多人是购物狂欢日,对正龙集团却是风雨兼程30年的见证。

期间,正龙集团创造了多个第一:

*丽江第一个民营企业开发的商场 —— 丽江正龙商场;

*丽江第一个旅游汽车出租公司 —— 丽江正龙旅游汽车出租有限公司;

*丽江第一个纳西饮食文化城 —— 丽江纳西餐饮文化城;

*第一个将三文鱼从国外引进云南养殖 —— 丽江三文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个云南量贩式 KTV—— 正龙量贩式 KTV 昆明总店;

*第一个民营企业投资湿地 —— 丽江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

*第一个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全国村长论坛 —— 第十五届全国 “村长” 论坛。

 至今,正龙集团下辖16家公司,按业务属性分为餐饮娱乐、种植养殖、旅游文化、养生地产、事物创新五个板块,集团总资产逾20 亿。

随着集团规模扩大,根据企业类型和市场资源配置原则,采取多元化产业布局,成立餐饮娱乐、种植养殖、旅游文化、养生地产、事物创新五个发展事业部进行分块管理,管理模式科学合理。

滑动查看更多

正龙集团旗下部分公司开业盛况

大爱无疆:公益之路从未忘却

“小

胜凭智,大胜靠德。” 是杨四龙的座右铭。他认为企业发展要注重产品和服务品质,这是立足之本;企业家要有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这是长远发展之道。

因此,正龙集团发展中始终重视品质。旅游汽车出租公司要求司机热情服务、安全驾驶、车辆整洁;饮食公司注重食材新鲜卫生,提供美味特色美食;三文鱼养殖严格控制水质和环境,确保品质鲜美。“要让每位顾客满意,感受用心。” 杨四龙说。

在企业内部,他注重员工培养发展,认为员工是宝贵财富,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创新,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希望员工在正龙集团有归属感,实现梦想。”

他的公益之路从未断过,捐助贫困生从中学到大学,创办丽江第一个农村幼儿园并免费接收村里孩子,给丽江各学校捐钱捐物累计超 2000万元。

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4年昭通鲁甸地震、2018年巨甸堰塞湖水灾、2020年新冠疫情,正龙集团从不缺席。遇到重大灾情,他都身先士卒。

一路走来,杨四龙也得到了社会和各级政府赋予的一系列荣誉:
“抗灾救灾先进个人”、“云南省青年创业省长奖”、“贷免扶补” 创业先进导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优秀政协委员”、“云南省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云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云岭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候选人等。
公益的路上,从未停歇

心怀感恩:丽江的美丽和时代机遇造就

四龙深知创业成功离不开时代机遇和政策支持。他常感慨:“丽江人,尤其是企业家,要感恩祖先创造美丽地方和灿烂文化,更要感恩时代造就我们。”

创业中,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抓住改革开放机遇投身市场经济浪潮。利用丽江旅游业发展契机拓展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丽江发展贡献力量。

他是云南省政协委员,丽江市政协常委。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参政议政,向各级部门提出300多份提案,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政协委员,要为丽江发展尽责,让丽江更美好。” 他说。

他还鼓励其他企业家感恩时代、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中国民营企业家要珍惜政策环境,努力创造更多价值。”

他认为民营企业家要敢于担当,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013年,他被推荐为云南丽江纳西族村长代表,参加了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开展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大会。2015年,成功举办 “全国村长论坛”。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参政议政成为常态


展望未来:集团多元发展和村子致富两不误

望未来,杨四龙信心满满。他表示正龙集团将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旅游产业方面,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向全世界展示丽江美景文化。“让更多游客来丽江感受魅力。” 他说。

农业产业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引进先进技术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推动十八寨沟村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让农业成为村民持续增收渠道。” 他说。

同时,他将继续关注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带动更多人关注贫困地区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相信只要坚持,正龙集团能实现更大发展,为社会做更大贡献。” 杨四龙满怀信心。

未来,正龙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Q&               

A问答




Q

当时您为什么想到做旅游汽车这一块?

A

云南民族文化多元,纳西族文化独特,有语言、文字且一直在传承。

丽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像拉市海湿地公园有众多候鸟且种类增加,古城有文化和历史背景,玉龙雪山有故事。

所以基于丽江这些优势,想到做旅游相关产业,就成立了旅游汽车出租公司。


Q

当时村民推选您当十八寨沟的村长,您有什么感受?

A

去了之后才知道当地非常贫困,心里很难过,所以决心做点事,提出 “一人打工全家脱贫,两人打工奔小康,三人打工移民进城” 口号,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如让村民到城里搞商场、开餐饮店(阿香系列)等,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

也通过自己玉龙县工商联主席的关系帮村民找工作。同时积极招商引资,推动村庄教育发展。


Q

现在十八寨沟发展得怎么样?

A

跟全球比有差距,跟全国比还可以,在丽江算非常不错,但离我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我一直在和企业家平台招商引资,希望村庄发展得更好,也在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这里还是中国南方之乡、丽江东方文化发源地,生态旅游和民俗发展得很好,有省级非遗,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


Q

您创业过程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一件事?

A

不是一件事,件件事都很难忘,从摆地摊到开店,从争地谈判到建设、养殖、开业等,每一个环节都印象深刻。

我鼓励身边企业家不要躺平,因为民营企业对国家 GDP、税收、就业、科技创新等贡献很大,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社会,所以要时刻努力。


Q

您一直在奋斗的一个目标是什么?回望30年前,您觉得正龙集团不变的初心是什么?

A

我们的使命是做百年老店,打造在中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重视员工品德培养,认为德最重要,有品德可以培养能力,共同奋斗会有钱,而有钱人缺德是社会祸害。


Q

您创业过程中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A

开心的事很多,有意义的也很多。

比如当村官获评中国十大杰出村官,2015 年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全国村长论坛,规模达 2000 多人,至今无人超越;担任政协委员 30 年提交提案 400 多件,且多数有答复并落地;作为企业家任玉龙县工商联主席;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捐助,从 1994 年成立起,在多地地震等灾害时都在第一线捐款捐物;担任云南省滇商总会监事长后积极团结滇商力量,哪里有困难都第一时间去帮忙。


Q

正龙集团入选 “时代滇商・2024 最具创新商业模式”,您怎么看?

A

这个奖对所有滇企业都有重要意义,能让企业知道如何创新、查缺补漏、取长补短,在新的生产力阶段创造更好辉煌。

该奖不是单个企业荣誉,是整个滇商的荣誉,包括正龙集团入选,也是丽江企业家的荣誉,我已及时把相关信息传递出去,让更多人知晓。


更多滇商信息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